• <kbd id="avdm7"><video id="avdm7"><var id="avdm7"></var></video></kbd><output id="avdm7"><track id="avdm7"></track></output>

    <tr id="avdm7"></tr>

    <ruby id="avdm7"><option id="avdm7"></option></ruby>

      1. <noframes id="avdm7"><small id="avdm7"></small></noframes>
        <noscript id="avdm7"></noscript>

      2. *ST濟堂一手戰略好牌被打爛 存在造假行為到退市邊緣

        2022-04-28 16:32:35

        從啤酒行業跨界醫藥產業,*ST濟堂原本不錯的戰略選擇卻被自己的造假行為葬送。

        4月28日,*ST濟堂發布公告,公司預計無法在 4 月 30 日內披露最近一年年度報告,公司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ST濟堂股票已于4月12日起停牌,4月11日收盤價為0.96元/股,低于人民幣1元。

        此前,因財務造假、虛增營收、信批違規等違法事實,證監會已向*ST濟堂下發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和《市場禁入決定書》,決定對公司和實際控制人等進行罰款和證券市場禁入處罰。

        另外,*ST濟堂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發的兩份監管工作函指出,一方面,*ST 濟堂 2017 年度至 2020 年度的財務指標可能實際已觸及本所原《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規定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另一方面, *ST濟堂如不能在 2022 年 4 月 30 日前披露經審計的2021 年度報告,將觸及財務類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將終止上市。

        停牌、禁入、退市危機,這是繼康美藥業之后,又一個因造假爆雷的藥企。醫藥產業戰略顧問周樹向記者表示,當下醫藥生物行業的改革仍在持續,考驗著企業轉型的速度和力度,但無論何時,合法誠信經營都是企業的生存之本。隨著監管部門將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等證券違法違規成本大幅提升,不守法規、不講操守、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公司及從業人員將被嚴肅追責。

        造假造出207億元營收

        *ST濟堂是怎樣一步步“作”到退市邊緣的?又觸及了什么底線?

        據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 *ST濟堂存在多項違法事實,首當其沖的就是連續三年年報中業績造假。

        *ST濟堂《2016年年度報告》《2017年年度報告》《2018年年度報告》中存在虛假記載,虛增營業收入、營業成本、銷售及管理費用,導致2016年至2018年虛增利潤總額分別為6.8億元、9.2億元、8.3億元。

        2016年至2018年,同濟堂通過同濟堂醫藥有限公司等三家子公司虛構銷售及采購業務、虛增銷售及管理費用、偽造銀行回單等方式,累計虛增收入207.35億元,虛增成本178.51億元,虛增利潤總額24.3億元。

        2019年同濟堂通過虛構業務的方式虛增營業收入、其他業務收入3.86億元,虛增利潤總額3.86億元,虛增凈利潤2.99億元,占2019年年度報告中披露凈利潤的226.52%,上述情況導致同濟堂披露的《2019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此外,同濟堂未及時披露及未在2016年至2019年年度報告中披露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資金的關聯交易;同濟堂還未如實披露公司募集資金存放及實際使用情況;未及時披露且未在《2018年年度報告》《2019年年度報告》中按規定披露為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提供擔保及重大訴訟的有關事項。

        上述違法事實,有公司銀行流水、會計賬套、年度報告、自查報告、當事人詢問筆錄等證據證明。

        據此,監管方面決定,對同濟堂公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300萬元罰款;對張美華、李青夫婦給予警告,并合并處以500萬元罰款,其中作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罰款300萬元,作為實際控制人罰款200萬元;對魏軍橋給予警告,并處以100萬元罰款。

        同濟堂實際控制人為張美華、李青,張美華時任同濟堂董事長,李青同濟堂時任副董事長、總經理,魏軍橋時任同濟堂董事、副總經理、財務總監。在證監會出具的《市場禁入決定書》中顯示,上述三位高管是同濟堂涉案信息披露違法行為的主要策劃者、組織實施者,系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雖然張美華、李青、魏軍橋提出了不給予其證券市場禁入措施的請求,但證監會對此不予采納,決定對張美華、李青采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對魏軍橋采取 10 年市場禁入措施。

        一手戰略好牌被打爛

        公開資料顯示,*ST濟堂全稱為新疆同濟堂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6月1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16年,*ST同濟堂借殼“啤酒花”,通過重大資產重組,公司將原有產業置出,同時注入同濟堂醫藥產業,由啤酒生產及銷售轉變為醫藥流通企業。

        登陸資本市場后,*ST濟堂業績增長速度驚人,Wind數據顯示,2016年公司營收上漲約647%至90億元,2018年再漲至108億元;扣非凈利潤在2016年上漲超121倍,大增至4.7億元,2018年漲至5.28億元。至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就分別突破了100億元和5億元,公司實控人張美華也一躍成為湖北荊州首富。不過,撐起首富和業績的卻是虛假的財務數據。

        造假的泡沫終究會破滅。4月11日,上交所下發的《監管工作函》顯示,根據《行政處罰決定書》,公司 2017 年度至 2019 年度虛增凈利潤,追溯調整后,2017 年至 2019 年連續三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負,且公司 2020 年凈利潤也為負,并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上述事實顯示,*ST 濟堂 2017 年度至 2020 年度的財務指標可能實際已觸及本所原《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規定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

        同日,*ST濟堂發布了公司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公告顯示,2022年4月11日,*ST濟堂股票收盤價低于1元,如果自4月11日起的連續20個交易日內,*ST濟堂收盤價均低于1元的,該股票將直接退市。

        在*ST濟堂走到退市邊緣的同時,公司經營也陷入困境。財報顯示,追溯調整后,*ST濟堂從2017年至2019年的凈利潤皆為負,2020年則巨虧22.62億元。同濟堂近期披露2021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1年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虧損2.06億元到1.38億元。

        按照上交所監管工作函,*ST濟堂如不能在 2022 年 4 月 30 日前披露經審計的2021 年度報告,將觸及財務類退市情形,據此留給*ST濟堂自救的時間已經非常緊迫。

        股票停牌、退市危機之中的*ST濟堂接下來的路要怎么走?再度申請延期后,公司能否如期對外披露經更正、審計的財務信息?記者就此聯系采訪*ST濟堂董秘,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關閉
        精彩放送
        美国一级AA片
      3. <kbd id="avdm7"><video id="avdm7"><var id="avdm7"></var></video></kbd><output id="avdm7"><track id="avdm7"></track></output>

        <tr id="avdm7"></tr>

        <ruby id="avdm7"><option id="avdm7"></option></ruby>

          1. <noframes id="avdm7"><small id="avdm7"></small></noframes>
            <noscript id="avdm7"></no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