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在(ZR-V)高舉駕控樂趣的大旗,準備在SUV市場掀起一場駕駛樂趣的內卷之戰。
(資料圖)
“致在的軸距只比皓影短5毫米”,在官方產品講解里,這個信息是最出人意料的。無論是產品圖片還是實車觀感,致在的車身體量從視覺上都比皓影要小一些。在經過一天的城市綜合路況和部分山間道路的試駕之后,致在真正出人意料的部分,絕對不是車身尺寸……
毫無疑問,致在是一臺“根正苗紅”的本田汽車。即便致在的外觀設計,更像“歐洲設計”的風格,但它的內在駕駛感受,確實是實實在在的本田味,而且是加強版。
SUV可以有操控
不是沒有SUV產品跟市場聊過駕控樂趣。只是,大部分情況下要么SUV的消費者不在意所謂的操控,要么有的產品所謂的操控只是個營銷概念。當廣汽本田的致在表示良好的操控是其最大的產品亮點時,在SUV市場卷操控這件事,似乎靠譜了起來。首選,追求“駕駛的愉悅感”這事,是刻在本田品牌基因里的。另外,作為Honda Architecture新架構下的首款SUV,致在入列廣汽本田產品矩陣,顯然是要在繽智的年輕潮流和皓影的美學均衡之外,開辟出一個全新的市場區隔……在SUV市場里,旗幟鮮明的“卷”起超控感,也就成了致在的必然選擇。
“高剛性、輕量化、低重心”三大要素是廣汽本田官方對全新Honda Architecture架構技術特點的總結。落在致在這款產品上,就是它擁有與皓影相仿的車身尺寸,但享有更低的坐姿和車身重心形態。同時因為采用雅閣同款的VGR可變轉向比系統,而帶來的本田式轉向手感,使得致在最小轉彎半徑僅為5.2米。也就是說在標準公路寬度條件下,致在能在兩個車道內,輕松完成調頭。
車內視野范圍,根據本田的傳統,“為駕駛的便利性服務”而進行了爭對性設計。致在的儀表臺寬度達到同級最大,通過配備隱藏式的集成雨刮,并將后視鏡合理后移,最大程度減少了盲區,為致在的駕駛位營造出足夠寬廣的駕駛視野。低坐姿和寬視野,在主觀駕駛感上全面向運動化轎車靠攏。
本田運動車型上的元素,在致在車型上都悉數還原。而內飾設計和乘坐體驗是致在創造出驚喜的部分。
SUV的精致感
乘坐感受上,致在最大的驚喜應該來自座椅。致在的前排座椅,除了低坐姿的姿態,對臀部和腰部的支撐都超越了以往的本田產品。后排座椅的柔軟度和靠背角度在舒適性上都算得上是突破以往了。致在后排座椅的乘坐感受整體是偏舒適向的,甚至少見的帶上了一些“沙發”感。在寧寶的城市高速路上,致在的后排乘坐感是很容易勾起“瞌睡蟲”的級別。
與后排座椅同步進化的,還有內飾設計和內飾材質。專門設計的中央扶手區域,既體現了本田的高效空間利用原則,也體現了致在用料質感上的用心。車內看得見、摸得著的儀表、門板等位置基本都采用了同級首創的珠光漆高級軟材,光線之下泛著微微珠光,讓內飾部分顯得更有設計層次感。而12揚聲器的BOSE定制音響、后排及后擋風隱私玻璃、卡片鑰匙等等配置,都是用于提升產品質感的硬件配置。
作為一臺強調運動性能和駕駛愉悅感的SUV車型,致在褪去了以往本田運動車型過于運動缺乏內飾質感的舊印象。當然,致在作為廣汽本田的全新產品,并不會在內飾上有浮夸感。功能便利性和易上手程度還是本田的一貫風格。內飾設計不喧賓奪主,設計風格與駕控便利度統一,強調低門檻、高人性化的使用感受。這是本田的風格,也是致在的風格。
致在的外觀或許不算驚艷,車型體量也不算大,但其內在,值得一品。
【注意:文章版權歸屬汽車公社,嚴禁未經授權私自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需轉載請聯系官方微信號:汽車公社】
延伸閱讀:
致在ZR-V的價值之道:駕控、品質、技術 廣告